大疫面前,农商银行怎么干?

导 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阻击战,给每一位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作为中小银行的农商银行在这次重大疫情中也不例外,受到的冲击和挑战较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为深刻。疫情之下,需正视疫情对农商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应共克时艰,明白农商银行能够做些什么。

  作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胡宏开

  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阻击战,给每一位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作为中小银行的农商银行在这次重大疫情中也不例外,受到的冲击和挑战较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为深刻。

  疫情对农商银行影响几何?

  “历年来春节前后存贷业务分别占了全年的60%和40%以上,今年从除夕到现在,不但没增长,反而在下降。”一位中部地区农商银行高管深表忧虑。

  一季度是农商银行组织资金的关键阶段,能否实现“开门红”,主要在于春节前后一个月的工作实绩。“受疫情影响,春节后,人流、物流、资金流明显减缓,客户资金归行率明显降低,农商银行拓展客户、组织资金都受到影响。”东部沿海一家农商银行董事长分析说。

  “开门红”不再飘红,金融科技短板是农商银行一大掣肘。从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农商银行,虽说近几年也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其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科技金融仍处于“跟随”层面,很多业务仍然离不开线下网点。

  “过去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是农商银行在春节期间赢得“开门红”的竞争优势。但在这次疫情面前,传统优势不在了,科技金融短板被放大了。”来自东部地区的农商银行董事长表示,错过春季信贷营销最佳时机,贷款生息周期缩短,给实现年度财务计划增加了难度。

  除了“开门红”不红,疫情还影响到了农商银行的中间业务。餐饮、旅游行业、电影票房均受疫情影响,预计减少收入1万亿元。过去旺盛的“春节经济”,背后是银行支付结算收入,如今,农商银行从日常支付结算中获取的收入几近“腰斩”。

  此外,一些受疫情影响的生产性企业给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来自中部地区一家地市级农信办事处负责人表示,这次疫情对非生产性居民冲击有限,但生产性企业所受到的冲击很大,尤其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这些行业现金流不足,可能会导致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加速暴露。

  同时,农商银行的挑战还有利差收窄。来自东部地区一位农商银行董事长认为,在当前疫情下,农商银行需提高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遭受困难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在去年国有大行下沉,对小微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后,农商银行也纷纷下调贷款利率,如今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农商银行必将再次下调贷款利率,利差空间进一步压缩。

  疫情带给农商银行的影响既有近期挑战,也有未来的影响。

  谈及本次疫情对农商银行未来影响,上述东部地区的农商银行董事长告诉记者,

  一是谨防疫情过后的流动性风险。受“开门红”期间组织存款的锐减和遭受疫情影响企业现金流不足,加上疫情出现后,部分客户处于谨慎考虑,将增加现金持有量,一系列因素将增加农商银行流动性风险;

  二是给完成支小支微的政策目标带来挑战。受疫情影响,信贷需求也会减少,对农商银行完成支持小微的“三占比,四增速”目标带来较大难度;

  三是农商银行与地方政府的“政银合作”出现“松绑”现象。疫后地方政府会有加快拉动经济等方面考虑,将与全省甚至全国性银行合作步伐加快,农商银行现有良好的县级政银民生合作将受到冲击。

  共克时艰应挑战

  风物长宜放眼量。

  正视疫情对农商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目的是更好地共克时艰,应对挑战。

  特殊时期,农商银行需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树立“防控疫情最重要,稳定发展最关键”的思想,将防控疫情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门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从加强宣传、增强意识、注重消毒、强化防护等措施着手,努力提高防控能力;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强化网格安全管理,把银行网点当作第一战场,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并强化舆情监测。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大难面前,需要农商银行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并给予一定宽限期,如展期、借新还旧等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和地区的融资需求,建立、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在风险把控上应体现灵活,落实尽职免责,不能因为疫情导致贷款出现风险,以审计或者检查追究没有道德风险的信贷从业人员,构建内鼓励、外支持,与小微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令人振奋的是,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农商银行积极行动起来,把责任扛在肩上,做有态度、有温度的银行:第一时间走访相关企业,倾斜信贷资源,加大对卫生防疫、医药用品制造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开辟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建立疫情期间容缺办理机制;发放应急贷款或专项贷款,并给予利率优惠;开展捐款捐赠活动。截至2月6日,全国农信机构(农商银行、农合行、农信社)已向相关生产企业提供专项信贷资金达291.8亿元,通过慈善机构捐赠达3.38亿元。

  用好金融政策是农商银行当前和未来一项重要工作。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该《通知》提出的30条措施,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继续强化预期引导,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紧随其后。2月2日下午,央行宣布2月3日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

  可以预见,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LPR等一系列政策将会陆续出台。

  鉴于特殊情况下,对于农商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监管指标怎么来核定?相信监管部门将会采取差异化政策。

  “农商银行很多贷款实际上是承担了大量显性或隐性的社会责任,有些还为社会民生保障和稳定托了底。”在谈到农商银行责任担当时,上述来自中部地区农商银行高管如是表示。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大疫过后,监管部门应有更多的政策向农商银行倾斜,如,定向下调准备金率,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疫情结束后恢复生产;给予疫情后农商银行投放贷款贴息;对因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贷款,实行银政分担风险;减免所得税等。

  大疫面前,农商银行还需借助“外力”,共克时艰。对此,一位东部农商银行董事长提出了三点诉求:

  一是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建议政府将银行服务场所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在宣传教育、统一消毒、防护用品配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农商银行防疫工作能力;

  二是加强银行同业间的协调联动。不少企业在多家金融机构有融资关系,上级监管部门应建立受疫情影响企业名单库,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要求各金融机构不得单独压缩信贷额度;

  三是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经营愈加困难,仅靠农商银行一家,很难承担这些风险,希望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

  

  “这次疫情也暴露了农商银行经营短板,那就是渠道业务至关重要。”上述中部地区一家农信办事处负责人说,以前大家总说“狼来了”“狼来了”,这次疫情对农商银行来说是真正的“狼来了”,而防患“狼”的武器——科技金融,农商银行显得捉襟见肘,这也给农商银行上了深刻一课,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同时,员工综合营销能力,尤其是线上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

  这次大疫,是农商银行必须要跨越的“高山”,也是一块“试金石”,它考验着农商银行每一位领导的责任与担当。农商银行的领导此刻应站在一线,与员工心手相牵,凝心聚力。这种“与子同袍”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克服眼前重大挑战,也将是农商银行永远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任何困难面前,都将无往而不胜。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主编/刘小萃 新媒体总监/李 博 制作/兰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