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么好的股票,为什么还有人卖?我是真的想不通

最近很多人在讨论降息,讨论疫情,讨论经济不景气对银行股的影响,很多银粉不淡定了,有的甚至把持有两三年的银行股都给卖掉,追所谓的成长股去了。

对于这种行为,我是痛心疾首,但也不好说啥,因为现在的风口确实不在这里,而且没有拦着别人赚钱的道理,断人财路犹如什么来着?说不得,说不得。

不过我认为对于现在的银行股,要抓住主要矛盾。

什么是主要矛盾?

这里先卖个关子,最后再说。


1、银行行业的特点

做投资,我们还是要有点儿历史观,站在大的格局上看问题。

宏观的经济周期这几年肯定是向下的,从不断放缓的GDP增速,从汇率、PMI等数据的表现上看,都是显而易见的。银行是周期股,和经济周期的走势密切相关,所以经济不复苏,银行股就难有独立行情。

但是银行这个行业又有它的特殊性,说它是周期股,其实周期性比钢铁、煤炭、有色这几个要弱多了。上面这些强周期股在周期底部的时候,动不动就亏损了,但银行是很难亏损的,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它有一个拨备池,可以理解为粮仓,每年的利润就是粮食,它可以把丰年的粮食储备起来,放到池子里,留到歉年去吃,这样保证每年都有的吃,而且即使在歉年,鲍鱼海参吃不着了,四菜一汤还是有的。二是它的资产并不全是高风险资产,其中投资类资产坏账很少,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小,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零售贷款,很多是面向个人的(有无限追索权),有些还是房贷(坏账率极低),影响也没有那么大。真正受经济周期影响大的其实是对公贷款,尤其是里面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交运、仓储这些行业的贷款,是不良的重灾区。但即使是这一块儿对公业务,由于在放贷的时候有些会有抵押品,出现坏账时损失也有限。

银行的特殊性还在于,在经济周期底部的时候,比如说现在,银行也不傻啊,也不敢拼命放贷了。你怕坏账,领导们更怕,丢乌纱帽的事儿。银行对风险的把控能力也在提升,对放贷的标准也在渐趋严格,你看这一两年小微民营企业死了那么多,一个是经营不景气,一个是被银行抽贷,资金链断掉了。有些高风险的业务,现在是不做的,后面的风险爆发出来烈度就会小很多。

银行业最危险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经济周期景气顶点的时候,这时大家都很乐观,企业能赚钱,银行也乐观,大家给的预期都很足,银行估值也很高,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呢?恰恰是大家都悲观的时候,银行的估值低,经营也保守。我们假设现在出点儿大的风险事件,比如这次的新冠肺炎的影响,已经算是一个中等级别的经济危机了,现在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其实远比2011-2013年那会儿要强得多。

有行业的特点作为铺垫,下面我们分析一些数据,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2、年前的银行股是什么样子?

银保监会每个季度都会披露银行业的运行情况,包括商业银行的各种细分指标,当然上市银行的情况比整个商业银行的要好一些。正好2019年的数据出来了,我们就以年为单位看看,相当于对这几年的银行股基本面做一个复盘。


A、资产规模

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在2019年末达到了239.48亿,同比增速达9.12%。

可以看出,资产规模增速在2017年是一个峰值,当时整个行业也确实是发展过快,而且不规范,有资金空转、层层嵌套、非标资产、影子银行等各种问题,隐藏了较大的金融风险。

之后经历了残酷的金融去杠杆和严监管,最低时把资产规模增速干到了6.7%的低水平(2018年),但这是不可持续的。我们知道经济要发展,现在GDP增速还有5-6%,加上通货膨胀,怎么也需要8-9%的货币增量才行。而货币总量其实就对应银行业的总负债,和总资产规模大体相等,所以我们可以预期未来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增速还能保持在7-9%的水平,且至少持续十年以上的时间,

对了,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贷款占比的提升:

资产结构调整的过程还是很复杂的: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压缩应收款项类投资的比例,压缩同业负债的比例。之前监管层觉得其他乱七八糟的资产太复杂了,不如贷款好监管,而且你都做成贷款,就没法儿变相少计提拨备,整体的金融风险也要少很多。金融去杠杆的时候,以前相对“投机”的银行,比如兴业、民生、南京这样的,在短期内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而那些乖孩子,像四大行、招行这样的,按照既定的路线去走,反而过得比较滋润。

不过这种资产负债的剧烈调整,到2019年也结束了,现在是各家银行比拼内功、比拼客户基础、比拼风控的时候了,“监管”这个扰动因素现在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资产规模,因为这直接和营收息息相关,其实用总资产*净息差,再加上一些非息收入,就是近似的的总营业收入。


B、非息收入占比和成本收入比

非息收入占比其实这几年变化并不大:

这里我把成本收入比这个利润的影响因子也放在这里,这两个数据过去六七年,只有轻微的波动,所以现在我们有了对未来资产规模的预期,接下来只看净息差和信用成本就好了,净利润增速就能大差不差的预测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不同的场合反复的说,研究银行股,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看息差,二是看信用成本(就是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质量息息相关)。


C、净息差

先看净息差。

净息差和什么有关系?当然是宏观经济啊,经济好的时候,贷款需求旺盛,银行可以放出更高利率的贷款。此时通胀预期较强,央行也有动力去调高基准贷款利率、基准存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在市场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市场上的各种利率都处在一个较高的状态,银行资产端投资的那些资产,包括债券投资和贷款,都可以受益。而在负债端,银行的定存、同业负债成本虽然也会变高,但还有活期存款这个神器,利率基本不带动的,所以整体上银行的净息差在经济好的时候一定会往上走,直接提升营业收入。

反过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是腹背受敌,资产端利率向下,负债端利率也向下,但是负债端下的速度不如资产端,导致息差收窄。这个时候还有坏账爆发的助攻,直接侵蚀银行利润,这是大的逻辑。

我们看净息差的数据:

2019年末2.2%的净息差其实不高的,如果你了解一些银行业的知识,再对比一下海外银行,会发现这个净息差是偏低的,这还是从2017年起慢慢恢复上来的。当然我们看这几年从2013年的高息差2.68%一路下滑,和宏观经济的表现相符。2%左右的净息差,你还要扣除各种成本费用,扣除资产减值损失,然后还要给银行留一点儿合理利润吧?如果说以前的银行是赚取了超额利润,那现在真的只能说是“合理利润”,后面我们会看到,整体的ROE现在并不高,而且也不能再低了。

单看净息差,最近两年从低点2.1%出现了一个小的反弹,这个过程是否意味着经济也在弱复苏呢,好像也不是,2018-2019年的宏观经济是泛善可陈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这两年银行业整体的向零售转型,发放了一些高息的个人贷款,贡献了净息差的微弱增幅,这种情况也并不能持续,因为我前面几篇文章提到,现在居民杠杆率不高了,再继续加杠杆的空间没有那么大了。

如果新冠肺炎的疫情不来,是可能开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因为现在有宽松的利率环境,有减税降费的积极财政政策,最关键的是经济已经走熊很久了,也该有一波小反弹了,我们看PMI的走势,2019年年末的时候是在往上走的,出现了一个小的拐点:

在长时间的衰退后,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向上修正的动力,可惜。。。

可惜疫情来了,它的影响我们后面再说。


银行股投资者先点个关注吧,转粉不迷路。

D、信用成本

再看信用成本的情况,这方面没有披露具体的减值数据,我们只能从资产质量的角度做一个大致的把握。

不良率的角度:

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近年来逐年提高,表明资产质量在持续承压,但是如果我们对行业比较了解,可以发现不良资产主要是2011-2013年放出来的高风险贷款,在2017年就出清得差不多了,后面两年不良率的走高更多的是不良认定严格程度的提高导致的。比如在2018年,监管要求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2019年,又要求逾期6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可以这样说,同样的报表不良率,2019年和2016年的真实不良那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很多研报说的,资产质量的“夯实”,去除了水分,就夯实了。不过1.86%这个绝对值依然谈不上理想,我们看细分的结构,大中型银行的不良率其实一直在改善中,也就是我们投资的上市银行的主体,真正出问题的是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比如包商银行就是个典型例子。

拨备的角度:

这个数据其实也可以接受的。虽然谈不上有多好,覆盖风险已经足够了,个别银行可以做到拨备覆盖率400-500%,但是186%的拨备覆盖率真的不低,上市银行的整体拨备覆盖率更是达到了212%。作为对比,我特意查了一下,美国银行业最新的拨备覆盖率是131%,这是在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状态下取得的。我们知道美国的景气周期迟早会终结,而国内的经济呢?是熊了很久,亟待复苏,这两种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E、盈利能力:

和估值水平息息相关的ROA和ROE的角度:

可以看出,ROE已经一路下滑至10.96%的低水平,这个赚钱的能力,也就一般吧吧?很夸张吗?我看不出来。

银行是万业之母,如果银行不能保证合理的利润,那净资产就不能有效增长,意味着无法支持总资产的持续增长,也就是说整个宏观经济的货币供给就开始不足,通缩的风险你愿意承受吗?所以现在嚷嚷着,让银行让利,怎么让?这是个问题,直接把“合理利润”再往下砍吗?

我们看ROA的水平,下滑得也比较厉害,0.87%的ROA可一点儿都不高呀。不过我们发现ROA近6年的收缩幅度远小于ROE,原因就是去杠杆,整个行业的权益倍数从以前的15倍降低到现在的12.6倍,杠杆加得少了,风险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您自己说。

那么我有个疑问,如果真的要银行让利,怎么让?

我能想到的几个路径,一是继续压降息差,让ROA再往下掉,这个时候允许银行多加一些杠杆,比如让更多的银行用高级法计量风险资产,使平均的ROE可以稳定在10%左右,这个很有必要。

二是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减少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使资产端有更多的降息空间,这个过程其实是全民买单的,我觉得这个政策的调整已经在路上了。

三是控制费用,给大部分国有银行的领导和员工们减薪,至少保证薪酬水平不再提升,慢于营收的增速。

或者干脆多管齐下,几种办法一起上。你看,也就是这样了,对于我们股东,影响能有多大?

哦,我还想到第四种情况,就要侵蚀一些股东的利益了,让ROE继续往下掉,然后这个时候差一些的银行要开始出现风险事件了,他们往往没有上市,比如恒丰、包商那样的,政府开始注资,开始接管。中等水平的银行呢?比如华夏银行这样的,盈利往下走,信用派生的能力下降,这个时候为了不出现通缩,只能去做定增,从外部给银行注入资本,但是市场化的路肯定是堵死的,因为大量的银行破净了。如果你是农业银行的股东,现价0.68PB,国家要给你再来一个千亿1倍PB定增,你怕不怕?怕个毛,那是国家送钱给你,相当于全民买单。

这就是银行业的现状,或者是疫情前的情况。不是很差,算是周期底部,在慢慢复苏的,

好巧不巧,这个时候疫情出现了,打断了复苏的趋势。

接下来我们看看银行业未来几个月会出现哪些变化。


3、年后的银行股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不管你是看多银行还是看空银行的股民,一定要客观、理性的看待最近基本面的变化,至少我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利空压顶,这是客观事实,没有什么好说的。息差会受损,不良率会反弹,这是必然的,有的银行股投资者不承认这一点,那我觉得你的判断可能出现了偏差,有严重的“禀赋效应”。

疫情爆发了,对银行影响几何?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分析师可以精准的计算出来,包括银行的管理层,他们也弄不明白,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比如不良资产,何时爆发,新增多少?现在不可控的东西太多了。

首先疫情发展是不可控的,不良这个东西也是慢慢发展出来的,不是突然出现的。有的企业或个人,现在账上还有现金,如果疫情持续一个月,他们可能没有问题,如果持续三个月,那可能就是致命的。资金流断裂,还款出现逾期,体现在银行报表上,首先是逾期贷款,开始时是逾期90天以下的贷款,这个时候是不计入不良的,也没必要核销。这种类型的贷款,有少数银行可能去确认不良,但是拿来核销的真的不多,用“转出”这种手段去处置更是没必要,因为我们知道这属于一次性冲击,不代表企业和个人的长期还款能力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个时候算起,再过两三个月,疫情如果还是得不到控制,复工和消费的情况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好转,那么短期的逾期就变为90天以上逾期,这个时候银行业的不良率会骤增,也就是我判断在今年二季度的时候,银行报表上的压力会比较大。

如果在这个时候银行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减息(暂时影响利润),或者是对逾期贷款进行展期,不要随意的抽贷,帮助企业和个人度过难关,对银行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有的银行判断有些贷款只是暂时还不上,那么可以放宽不良认定,不良偏离度会提高,一定程度的减缓不良率的增幅。但这些都是报表数字而已,最终资产质量的走向,还是要看疫情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

以上我们说的都是对公贷款、小微经营贷、消费贷等可能面临的问题,其实银行还有很多资产不受疫情影响的。比如债券投资,占大头的国债完全没问题,企业债的违约率也不会有多高的。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的企业,账上现金充裕,还款能力强,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比如个人贷款中的按揭贷款和部分房产抵押贷款,即使出问题了,银行也不受什么损失,把房产收回来拍卖掉就好了。有些消费贷和信用卡贷款即使成为不良,现在个人破产制度没出,银行对个人还是有无限追索权的,这个社会上真正敢欠银行钱的毕竟是少数,成为失信人,挂在红绿灯的公告牌上,各个方面都会受影响,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所以问题比较大的,是那些资质比较差的企业,本身就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这个时候就体现银行风控的区别了,因为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放给资质差的企业和放给好的企业,区别不明显,放给资质差的企业反而可能利率更高,赚更多的利润。但是现在中等规模的危机出现了,风险是从资质最差的企业开始爆发,像个洋葱一样,从外层开始,一层一层逐渐蔓延到内层资质好的企业,那么平时你这家银行是放款到洋葱的哪一层呢?是中间层还是最外层,这个差别可就大了。

我们一直强调要投资那些资产质量好的银行,为啥,因为这种银行大概率客户基础比较好,处在洋葱的内层,可以承受住一定的风险冲击。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花旗这种风控不好的大银行相当于破产了,现在的股价仍只有危机前的1/10,而富国、摩根大通却可以在危机后快速复苏,股价翻了好几倍,因为他们的资产质量足够好。资产质量好的银行有哪些特征?历史不良率一直较低、不良偏离度低、拨备充足、盈利能力出众等,比如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就是典型代表。

以上我们主要讨论了信用风险,息差的问题其实前面也讲过一些,总得来说,对公的贷款由于直接挂钩LPR,受影响要更厉害。而零售贷款,比如其中的房贷,挂钩的是5年期LPR,那影响真的不大。消费贷款,大部分不挂钩LPR,银行有议价权,息差有保障,所以零售型银行在这个时候就开始体现优势。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尽量选择投资那些优秀的、资产质量好的银行,最好是零售型银行,可以帮助我们安然度过危机。即使发生了比现在更大的危机,由于国家不会坐视金融风险的蔓延,必然出手相救,启用非常规手段放水和刺激经济,那最多倒闭几个不起眼的小银行,大的风险绝不会落到我们头上。

其实如果我们放眼整个市场,受这次疫情冲击的行业有很多,比如旅游业、电影业、航空业、地产、零售业等,银行在里面绝对是比较轻微的一个,这不就是最开始我们投资银行业的初衷吗?不求他帮我们赚大钱,关键是够“稳”!

现在到了检验它的时候了,再过两到三个季度就见分晓。我对银行业,尤其是其中的好银行,还是有信心的。


4、主要矛盾是什么?

这里要说说主要矛盾了,就是上文我们埋下的引子。

我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基本面的问题,银行业绩短期承压,这是次要矛盾,因为估值摆在这里了。中证银行指数的估值0.78倍PB,什么概念,近十年最低估值水平,这是破产价啊同志们,银行可还没破产呢,离破产还早得很呢。

别抬杠,我也知道ROE和十年前没法儿比,但我们还要看看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不是吗?现在是景气周期的顶点吗?不是。我们是在追高吗?并没有。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影响,优质银行的基本面是不是在持续改善中?疫情是一次性影响还是长期影响?政策工具箱里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拿出来?降息降准,或者学美联储那样直接扩表,行不行?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是在投资股票啊,股价的走势有时候是背离基本面的。2014年,不也是降息降准吗?宏观经济不也在往下走吗?按道理来说是利空银行基本面的吧?

可你猜怎么着,银行的股价一年内全部翻倍了,这怎么解释?

水太多了呗!

水往低处流,哪里是低处,股市啊,银行股啊!

所以现在这个时点,最重要的是看估值,看流动性,这是主要矛盾。

对于银行股的投资,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

这里做个预测,三年内,大部分银行股都要翻一倍,坐等打脸。

拿住!

别卖!


银行股投资者点个关注吧,转粉不迷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