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头:疯狂增加的产能能顺利释放么?

一、在产能扩张的路上各显神通

根据相关行业数据,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1GW,同比下降32.0%,这是2018年下降以来的再次下降。在此背景之下,不少规模箱规较小的产业链企业,2019年整体经营业绩较差,有的企业,如向日葵(300111)更是直接剥离了相关业务。但是,即使如此,行业的头部企业仍是持续自身的扩张之路。

1、隆基股份的持续扩张

整个2019年,隆基股份(601012)从年初到年底,频繁的公共各类产能投建计划,涉及硅棒、硅片的产能72GW,电池10.25GW,组件30GW。但是,很显然,隆基股份的扩产步伐仍未停下,2020年1月,公告20GW单晶硅片的投资计划;2020年2月,其再次公告10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的投资计划。从隆基股份(601012)公告的业绩预告来看,其2019年的业绩是尤为耀眼的;而从其近期公告的两则长单销售框架合同来看,一则是与成都通威的3年480000万片单晶硅片长单协议、一则是与江苏润阳的3年382000万片单晶硅片长单协议,似乎表明光伏产业链在未来的3年内可能面临着严重的产能不足,这些上百亿的长单就是为了锁定未来3年产业链的产能资源。这些长单,似乎还说明,其产能扩张并不盲目,是有理有据的!新增的产能也完全有消化的市场空间。

2、通威股份的产能放飞

说到通威,不妨在看一下通威股份(600438)的扩产计划。2020年,2月12日,刚公告了一则在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30GW电池片的信息,随后就快马加鞭,公告了一揽子的扩产计划,主要涉及硅料、电池片等,具体计划如下:


注:来自通威公告

在通威股份(600438)的相关公告中,我们看到,截至2019年12月,硅料的产能为6666.67吨/月、电池产能1083.33MW/月,简单换算可得出,截至2019年底,通威股份(600438)拥有硅料产能80000吨/年、电池片产能13GW/年。如顺利实施,则至2023年,其硅料产能将较2019年增加14~21万吨/年,增幅1.75倍~2.63倍;电池片产能较2019年增加67~87GW,增幅5.15倍~6.69倍。

3、晶澳科技的战略跟进

行业的另一“领跑者”晶澳科技(002459)在2018年底时,已拥有电池片产能 7.30GW,位列全球电池生产厂商第一位;拥有组件产能8.18GW,当年的组件出货量达到行业第二。但这些既有的产能,在隆基、通威的扩张大背景下,如不扩张,将不再有任何的产能优势。特别是在整个行业的竞争在朝着规模经济靠拢的情况下,规模意味着成本优势。显然,随着全行业平价上网的来临,高成本、技术落后的产能将在市场竞争中被自然的淘汰。

于是,我们看到了晶澳科技(002459)2月18日~2月25日发布的三则扩产计划,包括新建10GW电池及10GW组件、3.6GW电池的技术升级、1.2万吨单晶硅棒项目,但这个扩张计划跟隆基、通威相比,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些扩产更像是一种跟随策略。

4、山煤国际的外行突进

这几年,在高补贴的吸引下,头部光伏企业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随着平价上网的来临、国际市场的火热,尽管2019年国内光伏装机继续下降,但是行业的投资热情依旧火热,甚至吸引了一些外行人的突入。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山煤国际(600546)2019年7月公告了一则投建10GW电池片的信息,10GW的电池片产能,这个规模的产能,在产业链中也是相当有分量的存在了,只是,作为一个外行,真的能在一开始就做好这件事么?

二、扩张后的产能能够顺利释放么?

上面的这些产能的增长,动辄就是10GW的量级,回头看2018年,晶澳的7.3GW都能成为行业第一,而整个2019年的全球新增装机约123GW,上面看的那几家增产后的产能都可以满足2019年的全球需求了。我们不敢妄下结论,说这些产能很难顺利释放,但是,我们仍认为,在产能释放的路上,依旧面临着如下一些的挑战。

1、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不确定

2018年因“531”、2019年因行业政策出台较晚,连续两年国内新增装机量下降。目前,受益于技术进步,平价上网也不再遥远,但是平价上网后,国内的装机需求就一定会大规模上升么?不管是光伏还是火电,最终依靠的是下游电力市场的需求,近年来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相对处于低位运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下游需求也自然难以旺盛,整个电力市场目前既有的产能过剩情况短期内可能也难以扭转。况且,光伏发电还存在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难以协调的缺点,相比火电也就自然存在着稳定性不足的缺点,故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光伏发电仍将是电力市场的一个补充。

2、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市场的不确定

光伏行业的繁荣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2012年“双反”前的那次繁荣里面,国内厂商的产能也是跳跃性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6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光从产能来看,当时的繁荣景象与现今的繁荣景象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的。“双反”的结果是整个行业的哀鸿遍野,一批明星企业的陨落,一大批企业也是靠着连续多年的行业扶持政策才逐步走出阴霾。

目前的行业繁荣似乎又与当时的情况相似,国内补贴退坡,国际市场繁荣,整个2019年的光伏产业创 “双反”以来新高,组件出口量超过65GW,产业链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国内市场了。如果这时,再来一次针对光伏的贸易战,对国内疯狂扩产后的行业来说,其影响可能也是灾难性的。但愿这一点仅是杞人忧天。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近期疯狂扩产的行业巨头们是需要持续保持关注的。而随着产能的扩张、过剩,行业的竞争也必将一定激化,行业毛利水平也会降低,从而影响这些新建产能的投资回报率及投资回收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