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集团:新周期逆袭?

在规模竞争的同时,大华集团能否抓住商业运营、城市更新、共享办公等新市场机遇,这也是决定地产下半场的重要砝码。


编者按:

商业地产属于重资产模式,早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对于央企来说,有着强大的护城河与金融通道;然而,对于民资企业,玩转商业地产则意味着需要长周期的均衡能力,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


为此,凤凰网奇点商业对民资商业的经验共性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出“民资商业样本观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剖析民资商业样本的秘密。


往期报道:

合生创展:“航母”失速|民资商业样本观察①

万达商业:独孤求败|民资商业样本观察②

SOHO中国:潘石屹不玩了|民资商业样本观察③金科股份:福祸难料|民资商业样本观察④当旭辉“拥抱”商业|民资商业样本观察⑤岁宝百货:转型三部曲|民资商业样本观察⑥



2016年开始,一轮史无前例的调控,带来了一个难以预测的局面。


目前,房贷利率上升,购买力受限;融资渠道收紧,房企资金回笼周期拉长。短期变化被过度重视,长期变化时常被低估。在一轮轮的商业周期中,总有企业掉队,也偶有房企逆袭。


如何在马太效应加剧的楼市变局中,维系相当的规模增长,并最终实现新周期逆袭,成为了小房企的一道难解之题。

从种种迹象来看,“逆周期拿地”准则被身为小房企的大华集团奉为圭臬,这家颇为低调的上海房企一改往日的态度。


01 激进拿地




在房地产市场,从来不乏冒进者,毕竟这仍是一个需要竞规模的行业。


拿地最迅猛的是新杀出来的黑马大华集团。


据某2019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金额排行榜,2019年大华集团新增拿地金额327亿元,同比增长289%,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排第26位,而上年同期排在百名开外。


而在某机构披露的销售排行榜上,2019年大华集团的总销售额为347.6亿元,2019全年的拿地金额逼近今年的销售额,激进程度可见一斑。


图/大华集团2019年拿地情况


在过去的2019年,大华集团在拿地布局上可以用“阔气”来形容。年初,以约41亿击败碧桂园、中海、远洋等房企拿下苏州涉宅地块;此外,还以70.88亿拿下上海宝山城中村旧改共计4宗地块,加上去年大华集团以42.47亿在上海宝山获得的“城中村改造”地块,目前总地价已超过113亿元。今年,不仅进军了广州增城旧改,在上海的旧改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资料显示,大华集团除在上海重仓拿地,近两年来其先后在广州、惠州、徐州、昆明、大理、德州、大连、苏州等地扩围,开展全国化布局,并在国外布局了澳大利亚市场。截至2019年6月30日,大华集团国内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储备面积为527.32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表示,从各项排行榜可以看出,全国性房企和地方性房企拿地区域性战略显著,大华集团等地方性房企聚焦区域深耕发展战略,1-12月拿地总额位列上海榜首。


有房地产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土地市场不断降温,对现金流能力较强的房企而言,这意味着逆周期拿地机会的出现。“当前市场持续调控下,一些龙头房企更趋向于谨慎,更强调安全。而一些资金实力强,或者在区域市场表现不错、且扩张意愿强的房企,会选择逆周期拿地来争夺未来市场话语权。”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分析认为。


02 负债飙升



极力追求全国化和周期逆袭拿地后,大华集团也面临着扩张中的负债攀升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大华集团的总负债为765.6亿元,与2018年末相比增长21.03%;资产负债率为73.99%,而2018年末这个数据为70.29%。其中,有息借款总额增长至317.06亿元。


负债增长的大华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连续告负,2019年上半年为-53.7亿元,上年同期为-51.3亿元。


截至2019年11月底,大华集团累计新增借款112.87亿元,占2018年末净资产的42.21%。其中,银行贷款占比最高为64.15亿元,公司债券合计15亿元,其他借款新增额度33.39亿元,委托贷款、融资租赁借款、小额贷款合计0.33亿元。


更为致命的是,大华集团虽然坚持着自己的旧改优势,但这些耗时漫长的旧改项目并不能短期在现金流上带来什么回报。


1998年大场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改组为大华集团后,打造了首个项目大华社区,奠定了这家公司接手旧改项目、开发大盘的基调。


近两年,深耕上海三十几年的大华集团,开始将旧改触角伸入广州,同时加快了全国扩张的节奏。


2019年1月,上海大华成为增城山田村旧改的合作意向企业,迈出了广州旧改的第一步。


10月8日,大华集团以14.74亿元拿下21号线朱村街朱村站北83003200A19027号地块,宗地面积达39703.92平。


11月6日,上海大华通过村民的投票被选定为朱村街朱村旧改的合作意向企业。一轮新的开拓行动即将开始。


一位上海本土市场人士对奇点君表示,敲定集体改制的董事长金惠明异常低调,基本不会对外接受媒体采访。进入2018年以后,大华集团的拿地频率频繁,持续了整整两年。不过,旧改起家的地方房企却大举负债拿地,时机问题仍然是个疑问。


03 商业运营能力堪忧


除了土地熟化、房地产开发等常规领域外,大华集团还进军了教育、养老、商业等领域。


据其官网披露,截止2016年底,大华商业持有运营的商业面积已逾80万㎡,包括1个时尚购物中心、5个嘉年华区域商业中心、2个大华邻里中心、56个品质生活馆、3家高星级酒店以及多个写字楼和养老服务机构。



不过,国内商业地产市场处于饱和,同质化竞争压力极大,且在开发模式上,大华集团的开发逻辑存在很大问题。


据悉,大华老镇·嘉年华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大场老镇,总建筑面积约30万㎡,项目融合老镇历史文脉传承与现代商业理念,规划集商业、办公、公寓、文化艺术等过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大众点评上有消费者表示:一个几万方的存量改造项目都进行了这么久,对大华集团的运营和开发能力有一些担忧。一期商业开出了盒马鲜生标准店和荟品仓,不知道二期的大体量还需要开发多久。


对于这种局面,业内人士表示不难理解:


其一,随着商业地产头部房企迅速规模化,资源也正在向他们集中,这可能导致排在后面的房企,比如大华集团在招商、谈判、运营管理中愈发弱势。


其二,中国商业地产普遍存在存量过剩、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对于大华集团来说,商业地产运营难,存量改造更难。


其三,目前融资环境收紧,房企融资受限,外部输血通道收缩,内部无法平衡现金流的房企做商业地产极大概率会失败。


在规模竞争的同时,大华集团能否抓住商业运营、城市更新、共享办公等新市场机遇,这也是决定地产下半场的重要砝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