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万科已5年丨银行股和地产股 一样是严重低估 当下该如何选?

作为价值投资聚集地的雪球,自2013年创立以来,就隐隐有两大派系。一派是以贵州茅台为主的消费类;一派是以银行为主的银粉。这两个行业都经历了十年以上的业绩高速增长,所以自然吸引了最有水平的投资者。而银粉一脉不仅人数更多,而且也显然更具人气,所以高质量的分析文章层出不穷。这就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银粉大军,包括当时的我。

如果以后视镜视角来回看问题,自然容易的多。可如果站在当下,想要清醒的认识并不容易。因为人总有惯性思维,最喜欢的就是用历史的成绩来推导今后的走向。现在来看,2012年是银行业绩增速的最后一个高点,之后就明显的一年不如一年。

银行股的估值一直都非常的低,这隐含了市场对其悲观的预期。事实证明市场是对的。但是,由于极低的估值,所以即便在之后的业绩增长不尽如意的情况下,银行投资者还是能够取得不菲的收益,这也说明了买低估值股票的重要性。即便吃不到估值提升的预期差,吃吃企业自身增长也是可以的。

2014年底的一波行情后,银行股显然已经没有那么便宜了。但当时我们银粉给银行的估值又从pe转为pb,觉得优秀银行股的pb至少要1.5才合理。其实对一家不能变现净资产的企业来说,pb并没太大价值。重要的是企业未来创造现金的能力。不过即便是预期的1.5pb,在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大部分银行也达到了,真不能理解当时很多银粉包括我为什么在那个位置还觉得银行极其便宜,难道还幻想银行能重振往日辉煌?

我是在接近2017年底的时候彻底清掉自己的银行仓位的,也就是说在2017年的大部分时候,我都是重仓着银行,这实在算不上先知先觉。尤其是银行已经连续多年的低增长,roe也逐年走低,下滑曲线十分明显。当时一些资产差的银行已经揭不开锅,连保持正增长都是那么的力不从心。

造成我下定决心的原因是终于想明白了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影响(竟然还不是银行下滑的业绩)。我觉得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经济大洗牌,是产能出清,所以势必造成大量中小企业破产。而如此一来银行的坏账有可能有一个大的增长,给原本就惨淡经营的业绩带来更大的打击。一并清掉的还有当时港股信达和华融的仓位。很明显,如果银行坏账都有压力,那不良资产处置的信达华融就更危险了。还有,当时有更好的换股选择也是我清掉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地产股我还算有点心得。我在2014年就买入了万科并持有了很长时间,对这个行业也是下过功夫研究的,所以切换起来并没有不适感。 其实银行和地产是一对难兄难弟,一直都受到市场的偏见。只不过以最近三五年来看,市场对银行的悲观预期是对的;对地产的悲观预期是错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原因是两个行业的竞争环境不同。

同样是规模触顶的行业,银行由于肩负着国内金融稳定,所以无法进行充分竞争,导致优胜略汰无法推行。所以行业内优秀企业并不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来兼并中小银行。最后的日子是谁过的都不好。再加上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坏账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银行现况不佳了。

而地产就完全不一样。地产的供给侧改革完全是以剧烈的行业吞并,大鱼吃小鱼的方式来进行。优秀的龙头企业借此获得了远超以往的增长速度。并且前面说了,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2014年之前银行有十几年的告诉增长;而2017年前,地产股都经历了一个三年深度调整周期,也就是说地产承接了比银行更大的市场偏见。剧烈的预期差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投资除了要回顾历史,最重要的是展望未来。站在当下的位置,银行和地产该如何选择?

其实近两三年银行和地产股的股价表现是基本契合自身业绩的。所以估值上变化远没有股价表现差距那么大。地产股的估值仅仅是从一个破产价到一个正常经验的价格,依然极度低估。所以站在差不多的估值上向前看,银行似乎依然陷在泥潭中难以自拔,并且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出明显好转的迹象。只不过港股给银行的估值也已经来到了破产的价格,确实是过于极端了。所以我觉得此时的内银股是具备不小的投资价值的,只不过由于企业自身的经营难以改善,所以难以获得超额收益。

而地产股的行业兼并还在进行,而且有可能越到后期,这种兼并越加剧烈。并且地产行业虽说在国家的管控之下,但是行业内部更加市场化。也就是优秀企业有充分施展的空间。所以我们欣喜的看到这几年一些具备自己竞争优势的房企在进行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并且这一变化也还在进行。所以我认为目前的优秀的地产公司正处在逐步改善,渐入佳境的状况。我对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作者:笨笨的投资者2

写在最后:

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点击头像关注,下载确幸股票APP,分享全球潜力股的成长红利。在确幸股票,做中长线投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